公共危險113年度竹東交簡字第74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東交簡字第74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潘素英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速偵字第34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潘素英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
克以上情形,處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
1日。緩刑2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並應於判決確定後1年內
,向公庫支付新臺幣5萬元,及向執行檢察官指定之政府機關、
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
提供90小時之義務勞務。
事實及證據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一)被告潘素英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而有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
上情形之公共危險罪。
(二)關於本件應該要判被告多久的刑度部分,本院依照刑法第
57條的規定,以被告的責任為基礎,考慮到:被告無視酒
後不得駕車的法律禁令,本次於服用酒類,吐氣酒精濃度
達每公升0.77毫克之情形下,仍貿然騎乘重型機車上路,
嚴重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缺乏尊重其他用路人生命、財產
安全之觀念,行為實值嚴厲譴責,惟考量其犯後坦承犯行
之態度,兼衡其自述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職業為工、家
庭經濟狀況勉持等一切情況。本院認為本件判「被告有期
徒刑4個月,而且如果執行檢察官同意易科罰金的話,依
照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的規定,以1千元折算1日」,是
比較適當的刑罰。
(三)緩刑:被告前於109年間,雖曾因公共危險案件,經臺灣
桃園地方法院以109年度桃交簡字第4571號判決有期徒刑2
月,緩刑2年,惟於緩刑期滿,而緩刑之宣告未經撤銷,
是其上開刑之宣告,依刑法第76條之規定已失其效力,而
與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同,此有臺
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查,被告因一時失
慮致罹刑章,惟犯罪後坦承犯行,經此偵、審教訓後,當
知所警惕而無再犯之虞,因認被告所受之刑之宣告以暫不
執行其刑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第1款之規定,諭知
緩刑2年,以啟自新。另為使其深切反省,爰依刑法第74
條第2項第4款之規定,諭知被告應於判決確定後1年內,
向公庫支付5萬元,此部分依同條第4項規定得為民事強制
執行名義。再因被告係飲酒後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情形
,而近年政府行政部門迭經透過傳播媒體大力宣導飲酒後
不得開車及騎車之政令及法律知識,傳播媒體更時時透過
影像、文字描繪傳達出因酒後駕車所造成之用路人受傷、
死亡及損害公共設施等情形,被告受有教育且為一具有相
當智識經驗之成年人,當能知曉飲酒後濃度達一定標準以
上駕車對所有用路人之安全有相當程度之危險性,竟無視
禁令,足見其守法觀念有待加強,為使其習得正確之法律
概念並遏止被告仍有飲酒後駕車之可能,及時刻記取飲酒
後濃度達一定標準以上駕車係不法之行為,有加強對被告
追蹤、考核及輔導之必要,又為促使被告日後得以知曉尊
重法治,及為期被告於服務社會中得導正其偏差行為與觀
念,爰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5款之規定,諭知被告應於判
決確定後1年內,向執行檢察官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
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
提供90小時之義務勞務,並依刑法第93條第1項第2款諭知
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期能使被告於義務勞務過程及保護
管束期間,確切明瞭其行為之不當與危險性,並培養正確
法治觀念,相信如此當較僅給予被告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
而得易科罰金甚或拘束其身體自由之刑罰,更能達到法律
制定之目的。至於被告究應向何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
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義務
勞務,屬執行之問題,應由執行檢察官斟酌全案情節及各
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
的之機構或團體之需求,妥為指定。再者,倘被告違反上
開所定負擔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
,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依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規
定,得撤銷其緩刑之宣告,併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0條第1項、第454條
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廖啟村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30 日
竹東簡易庭 法 官 馮俊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30 日
書記官 彭筠凱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實體法條全文: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2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附件: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347號
被 告 潘素英 女 50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巷0號9
樓之1
居新竹縣○○鎮○○路0段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潘素英明知飲酒後將導致其注意能力減低、反應能力變慢,
在此時如駕車行駛於道路上,隨時有致他人於死、傷之危險
,於民國113年6月13日22時許起至同日23時15分許止,在位
於新竹縣○○鎮○○路0段000號之便利商店飲用啤酒4罐後,其
吐氣酒精濃度已逾每公升0.25毫克,猶自該處騎乘車牌號碼
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上路。嗣於同日23時20分許,行經
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與自強路交岔路口,因違規未依號誌行
駛為警臨檢,發現其顯有酒後駕車跡象,而於同日23時30分
許,對其施以吐氣酒精濃度檢測,其測定值達每公升0.77毫
克而查獲。
二、案經新竹縣政府警察局竹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
(一)被告潘素英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自白。
(二)酒精測定紀錄表、呼氣酒精測試器檢定合格證書、新竹縣政府
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影本、員警偵查報告
、車輛詳細資料報表各1份。
綜上,足認被告前述自白核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已堪認定。
二、所犯法條:
核被告潘素英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公共
危險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20 日
檢 察 官 廖 啟 村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25 日
書 記 官 林 承 賢
113年度竹東交簡字第74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潘素英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速偵字第34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潘素英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
克以上情形,處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
1日。緩刑2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並應於判決確定後1年內
,向公庫支付新臺幣5萬元,及向執行檢察官指定之政府機關、
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
提供90小時之義務勞務。
事實及證據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一)被告潘素英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而有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
上情形之公共危險罪。
(二)關於本件應該要判被告多久的刑度部分,本院依照刑法第
57條的規定,以被告的責任為基礎,考慮到:被告無視酒
後不得駕車的法律禁令,本次於服用酒類,吐氣酒精濃度
達每公升0.77毫克之情形下,仍貿然騎乘重型機車上路,
嚴重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缺乏尊重其他用路人生命、財產
安全之觀念,行為實值嚴厲譴責,惟考量其犯後坦承犯行
之態度,兼衡其自述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職業為工、家
庭經濟狀況勉持等一切情況。本院認為本件判「被告有期
徒刑4個月,而且如果執行檢察官同意易科罰金的話,依
照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的規定,以1千元折算1日」,是
比較適當的刑罰。
(三)緩刑:被告前於109年間,雖曾因公共危險案件,經臺灣
桃園地方法院以109年度桃交簡字第4571號判決有期徒刑2
月,緩刑2年,惟於緩刑期滿,而緩刑之宣告未經撤銷,
是其上開刑之宣告,依刑法第76條之規定已失其效力,而
與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同,此有臺
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查,被告因一時失
慮致罹刑章,惟犯罪後坦承犯行,經此偵、審教訓後,當
知所警惕而無再犯之虞,因認被告所受之刑之宣告以暫不
執行其刑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第1款之規定,諭知
緩刑2年,以啟自新。另為使其深切反省,爰依刑法第74
條第2項第4款之規定,諭知被告應於判決確定後1年內,
向公庫支付5萬元,此部分依同條第4項規定得為民事強制
執行名義。再因被告係飲酒後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情形
,而近年政府行政部門迭經透過傳播媒體大力宣導飲酒後
不得開車及騎車之政令及法律知識,傳播媒體更時時透過
影像、文字描繪傳達出因酒後駕車所造成之用路人受傷、
死亡及損害公共設施等情形,被告受有教育且為一具有相
當智識經驗之成年人,當能知曉飲酒後濃度達一定標準以
上駕車對所有用路人之安全有相當程度之危險性,竟無視
禁令,足見其守法觀念有待加強,為使其習得正確之法律
概念並遏止被告仍有飲酒後駕車之可能,及時刻記取飲酒
後濃度達一定標準以上駕車係不法之行為,有加強對被告
追蹤、考核及輔導之必要,又為促使被告日後得以知曉尊
重法治,及為期被告於服務社會中得導正其偏差行為與觀
念,爰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5款之規定,諭知被告應於判
決確定後1年內,向執行檢察官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
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
提供90小時之義務勞務,並依刑法第93條第1項第2款諭知
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期能使被告於義務勞務過程及保護
管束期間,確切明瞭其行為之不當與危險性,並培養正確
法治觀念,相信如此當較僅給予被告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
而得易科罰金甚或拘束其身體自由之刑罰,更能達到法律
制定之目的。至於被告究應向何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
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義務
勞務,屬執行之問題,應由執行檢察官斟酌全案情節及各
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
的之機構或團體之需求,妥為指定。再者,倘被告違反上
開所定負擔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
,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依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規
定,得撤銷其緩刑之宣告,併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0條第1項、第454條
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廖啟村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30 日
竹東簡易庭 法 官 馮俊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30 日
書記官 彭筠凱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實體法條全文: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2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附件: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347號
被 告 潘素英 女 50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巷0號9
樓之1
居新竹縣○○鎮○○路0段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潘素英明知飲酒後將導致其注意能力減低、反應能力變慢,
在此時如駕車行駛於道路上,隨時有致他人於死、傷之危險
,於民國113年6月13日22時許起至同日23時15分許止,在位
於新竹縣○○鎮○○路0段000號之便利商店飲用啤酒4罐後,其
吐氣酒精濃度已逾每公升0.25毫克,猶自該處騎乘車牌號碼
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上路。嗣於同日23時20分許,行經
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與自強路交岔路口,因違規未依號誌行
駛為警臨檢,發現其顯有酒後駕車跡象,而於同日23時30分
許,對其施以吐氣酒精濃度檢測,其測定值達每公升0.77毫
克而查獲。
二、案經新竹縣政府警察局竹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
(一)被告潘素英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自白。
(二)酒精測定紀錄表、呼氣酒精測試器檢定合格證書、新竹縣政府
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影本、員警偵查報告
、車輛詳細資料報表各1份。
綜上,足認被告前述自白核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已堪認定。
二、所犯法條:
核被告潘素英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公共
危險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20 日
檢 察 官 廖 啟 村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25 日
書 記 官 林 承 賢